建设地热发电站 助力肯尼亚经济发展

2015年04月01日
电力稳定性问题制约经济发展

人口多达10亿的非洲,因其丰富的资源、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等,而被称为“最后的边疆”,备受瞩目。同时,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也不可小觑,近年来始终保持在5%左右※1。
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保障。然而,多数非洲国家却面临着电力不足、供电环境不稳定的问题,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肯尼亚,以往使用的是水力发电,但河流流域面积小,旱季时水量不足,导致发电量极不稳定。因此,肯尼亚开始进口石油,利用柴油进行发电。但是,这又在成本方面造成了不小的负担。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电力资源今后能否得到确保,令人担忧。
点亮肯尼亚大地
为改变这一境况,肯尼亚电力公司(Kengen)决定充分利用肯尼亚地处东非大裂谷※2这一地理优势,开始筹划在距首都内罗毕西北120km处的奥尔卡里亚(Olkaria)地区建设发电站。1981年第一批发电机组投入运行,时至今日,肯尼亚电力公司仍在不断开发、建设地热发电站。2011年,丰田通商和韩国现代工程公司共同与肯尼亚电力公司签订280兆瓦(MW)发电站建设项目订单,并与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厂商东芝合作,于2015年1月完成了发电站的建设工作。该项目使得肯尼亚地热发电总量扩增至480MW。
地热发电利用的是经火山带地下岩浆加热的高温高压地下水※3(蒸汽),因此其最大特点是不受天气和时段影响,可确保供电稳定性。本次项目所建发电站装机容量目前为非洲最大规模,约占肯尼亚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%左右。据估算,肯尼亚国内地热资源储量为10,000MW※4,今后地热发电行业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。

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电站

地热能为环保型可再生能源,地热发电不会释放CO2等温室气体。另外,奥尔卡里亚(Olkaria)发电站所处地热地带位于地狱之门国家公园内,此处栖息有大量野生动物,因此发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处处考虑野生动物的需求。例如,为保护野生动物,特意将多处蒸汽输送管道制作成几字形状,并留有足够其穿行的高度。地热发电站在与雄伟的大自然和谐共处、生息与共的同时,支持着肯尼亚经济稳步发展。
- ※1资料来源:亚撒哈拉(撒哈拉沙漠以南)非洲GDP IMF2015年1月版资料。
- ※2注释:东非大裂谷(Great Rift Valley)是指非洲大陆东部的一个纵贯南北的大峡谷。为两个板块之间的分界线,地处为火山地带。
- ※3注释:雨水渗透到地下,形成地下水后,聚集在岩浆附近的地下水受热形成高温高压蒸汽。地热发电站便修建在这样的地方。
- ※4资料来源:内阁府官网